《凤悲鸣》一鸣惊天下

  台上像黑墙一般排列的女子们急促地变换队形,挤压着弱小单薄的鸣凤的生存空间,让她无路可走,无空间呼吸,想要冲破牢笼却被黑墙重重地挡回……昨日下午,获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的群舞《凤悲鸣》载誉回蓉后,在市文化艺术学校面向文艺界人士、媒体记者、部分市民代表举行汇报演出,短短8分钟演出,深刻地演绎了巴金笔下成都上世纪三十年代家庭中的新生力量和封建势力的搏击,人性善与恶的较量,黑夜与黎明,悲鸣与呼喊,重生与升华,包容量之大、意义之深广,赢得现场观众一片惊叹和热烈掌声。市文化局策划组织、市艺校创作演出的群舞《凤悲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首次在舞蹈专业领域政府最高赛事上夺得大奖,在成都舞蹈艺术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我市文化艺术事业的一个重大突破。昨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向读者全面解密《凤悲鸣》从策划到获奖台前幕后的全过程。

  题材:立足本土

  还考虑过薛涛、花蕊夫人、邓幺姑

  据介绍,作为专业艺术团体和艺术院校,谁都想把握住两年一届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舞蹈比赛的机会。为全力备战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早在2009年下半年,市文化局领导牵头,分别组织有关人员座谈,题材选择的出发点和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要立足本土,以成都厚重的历史文化为素材,提炼创新,展示成都优秀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品质,用舞蹈语汇讲成都故事。

  在成都的历史长河中,灿若星光的人和事不胜枚举。主创人员最初考虑了永陵刻在王建棺床南、东、西三面栩栩如生的二十四伎乐,也考虑过成都人熟悉的女诗人薛涛,还有令人神往的花蕊夫人等,此外,还想到过流寓成都的大诗人杜甫,写过“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陆游等,但最后一一否定。主创人员把题材选择的目光从古代移到现代,包括巴金的《家》、李劼人的《死水微澜》,一个个筛选。

  最终选择《家》,选择悲剧色彩最浓厚的小丫鬟鸣凤,作为改编舞蹈的切入点,是基于巴金名作《家》的世界品质。巴金是成都人,《家》所表现的高公馆以及高公馆里的人物群像,已成为世界经典文学形象。把《家》搬上舞台,无疑是站在世界文化名人肩上,发出最强音。在我市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今天,更深层的文化意义在于,世界文化名人巴金及其作品是成都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通过巴金作品改编的、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精品,无疑将彰显成都独特的文化魅力。

  创作:人手一本《家》

  著名编导王舸、李崇敏加盟

  改编巴老的作品,对很多艺术家来说梦寐以求,但要将宏大内涵和叙事改编成一个几分钟的舞蹈,达到艺术与思想的高度统一,其难度可想而知。经过一番权衡,最后把目光落在曾创作《中国妈妈》《父亲》及《汉宫秋月》并获得过国家级舞蹈大奖的著名编导王舸身上。另外一位编导李崇敏教授,长年致力于民间舞教学和研究,曾荣获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园丁奖。

  演员团队则集中了市艺校近年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海世博会、央视春晚等演出的精英,但《家》中描写的那个时代对年轻舞蹈演员来说遥远而陌生,她们了解的途径就是重温巴金的小说《家》。创作组资料准备充分:所有参加这个舞蹈组的人,人手一本《家》,创作组还下载了包括鸣凤之死的评论文章、对巴金《家》作品的评价、对此前以“鸣凤”为题材的舞蹈介绍,从多方面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主创人员还带着演员们,来到巴金曾在成都生活过的地方,来到百花潭公园的巴金纪念馆,让演员充分感触、琢磨那个时代的大氛围。

  取名:流沙河命名

  还上了堂精彩的“鸣凤之死”课

  因为此前有人已编排过诸如《鸣凤之死》等舞蹈,王舸试图反其道而行之,将之命名为《凤鸣》,意指鸣凤的挣扎与呐喊,著名文化学者、诗人流沙河看过这个舞蹈后,给予很高评价。为了给舞蹈取个好名字,流沙河颇费心思,除了《凤悲鸣》外,还有《寒塘凤影》《鸣凤绝唱》等备选,但后两个都被他否定了。流沙河最后建议将这个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舞蹈作品命名为《凤悲鸣》。后来,尽管还有很多文化名人、业内人士积极加盟为这个舞蹈取名,但最后都因《凤悲鸣》取得太棒而放弃,因为在所有取名中,他们认为无论从作品内涵、人物命运还是文化意义上看,都无法超越字字含金的《凤悲鸣》。

  不仅如此,流沙河先生还给舞蹈演员和编导讲解了巴金《家》中鸣凤悲剧的成因等,让演员们对表现舞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丫鬟鸣凤这个形象在演员们心中渐渐鲜活起来,其内心体验和外在表现都向那个时代一点点走近。

  排练:“鸣凤”形神俱佳

  专家盛赞树立叙事舞蹈典型范本

  2010年6月中旬,演员正式进入舞蹈排练。排练过程非常艰苦、枯燥,一个动作需要反复练习百遍甚至千遍。除了最基本的整齐,还需在整齐中透出那个时代压抑、逼人的气息。曾获全国舞蹈大赛、桃李杯等大奖的余尔格形神俱佳,脱颖而出,领衔出演鸣凤。

  2010年12月,主创人员请来北京的舞蹈专家给《凤悲鸣》把脉、提意见。“挑剔”的专家们看过《凤悲鸣》之后,异口同声大加赞美。中国舞蹈教育家、原北京舞蹈学院院长吕艺生与著名舞蹈专家、北京舞蹈学院教授潘志涛,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作品,尤其是改编本土作家巴金的《家》,在艺术和思想上达到了相当高度。吕艺生认为,这是迄今反映成都题材的最好的舞蹈作品,即使在全国舞台上也出类拔萃。潘志涛说,这是一部上乘之作,是拿金奖的节目,是舞蹈表演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个舞蹈作品的诞生,一定会震动舞界,并给舞蹈界树立一个叙事舞蹈典型范本。

  参赛:一等奖众望所归

  获得颁奖晚会全本演绎的机会

  今年8月23日,《凤悲鸣》全体人员提前从成都出发乘机赶到银川,为参加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备战。次日,演员们就在租用的宁夏歌舞团排练厅开始适应性训练。26日正式比赛,18位群舞,1位领舞,近20人的头饰和化妆,让4个化妆师足足忙了6小时。《凤悲鸣》是第一个参赛节目。比赛下来,每个演员筋疲力尽,所有的激情都投入在比赛的短短8分钟里。27日下午,演员们回到成都,大家都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比赛结果。

  1天后,组委会传来通知,舞蹈《凤悲鸣》将参加8月30日晚颁奖晚会。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信号,《凤悲鸣》一定有奖。在颁奖晚会现场,当演员们在后台听到群舞《凤悲鸣》获得第九届全国舞蹈大赛创作一等奖时,都情不自禁地哭出声来,滚滚热泪模糊了眼睛,姑娘们相互拥抱,泪水湿透衣襟。

  一般情况下,参加颁奖晚会的节目只拿出最精彩部分演出,有的仅几十秒,最长不过2分钟,但《凤悲鸣》获得了难得的全本演绎机会。大赛组委会表示,所有评委都想从头到尾再看一遍,所有参赛的艺术院团甚至观众,都希望再度回味这个舞蹈经典之作。8月31日,央视《新闻联播》播放了《凤悲鸣》获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的新闻,《凤悲鸣》一鸣惊天下。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关注艺校: